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正日趋凸显,目前我国变送器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2月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归口的GB/T 17614.3-2018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正式开始实施。
该标准主要针对于国内压力变送器行业中的单晶硅压阻技术压力变送器。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具有卓越的抗干扰能力、出色的高频响应能力、强大抗过载能力以及高精度传输等特点,目前在工业过程系统中,已成为用量较大的变送器之一,是国产压力变送器中的“主力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研发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满足基本流程工业自动化(DCS、PLC)的本安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到SIS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再到如今的单晶硅压阻技术压力变送器,我国的压力变送器技术就一直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国产压力变送器生产厂家也在见证着行业技术的革新和进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国内生产单晶硅压力变送器的厂家中,不少厂家在单晶硅压力变送器产品的技术水平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目前,国外生产的压力变送器精度普遍为0.04%,而国产的单晶硅多参数压力变送器的精度也达到了0.05 %,精度性能可以媲美进口品牌。
从技术突破到行业标准制定 国产压力变送器发展迈上新台阶
单晶硅压阻技术压力变送器
技术的大幅进步,也让国产单晶硅压力变送器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的提高。在德国纽伦堡传感器、测试测量展览会以及国际测量仪器等大型展会上,国内企业展出的单晶硅压力变送器正展示着国内先进的变送器技术。
除了先进的技术之外,作为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之一,标准化战略也日益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核心要素,更多的国产变送器生产厂家也具有了全球性的战略眼光,致力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作为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新型变送器,智能压力变送器现在普遍配备了微处理器,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方法、辅助传感元件和人工智能,这使得它们比传统模拟变送器更加复杂,同时赋予它们相当客观的附加值。因此,构建一种用于智能变送器的设计评审和性能试验需要遵循的方法十分必要。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GB/T 17614.3-2013自2014年实施以来,部分规定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智能变送器性能的评定。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GB/T 17614.3-2018。
该标准由四十余家国产仪器仪表生产厂家共同起草而成,55位行业专家参与其中,凝聚了行业内丰富的生产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这项标准与IEC国标标准等同,充分证明了目前国产压力变送器行业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对于国产智能压力变送器行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国产压力变送器厂家正凭借着自己不断向上的动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在技术革新和标准制定中承担起更大的作用,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起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国外仪器仪表的增长率大致是3%~4%,我国却达到十倍于世界增长率的速度,有的仪器仪表产品我们国家的用量占到了全世界的1/10。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是现场仪表中最重要的一类仪表,中国一年变送器的销售量达到50万台,其销售额肯定超过全世界销售额的1/10。据介绍,仅中石化天津分公司100万t/年乙烯、1000万t/年炼油一个项目招标的变送器数量就达8000台。在国内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市场中,进口产品、独资合资企业产品大致占了近70%的数量份额和近90%的销售金额。因此,只要是关心中国仪器仪表发展的人,就会把注意力投向国产变送器的发展问题上。
国产变送器的早期发展回顾
1958年开始,中国开始研制电动单元组合仪表;1964年,全套27个品种的DDZ-I型仪表全部投入生产;从1965年起,中国开始规划DDZ-II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并于1970年组织了DDZ-II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统一设计;与此同时,气动单元组合仪表QDZ-I、QDZ-II也研制成功;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和QDZ-III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其中变送器也是上述单元组合仪表中一个重要的类别,初期生产的是力平衡式(如QDZ-II型变送器、部分DDZ-II型变送器),后开发矢量平衡式压力变送器(如QDZ-III型变送器、部分DDZ-II型变送器、DDZ-III型变送器),精确度指标大部分为0.5%、1.0%,量程比为4:1~10:1 。
上世纪70年代的国产压力变送器制作粗糙,稳定性差,精确度低,量程比小,调整不方便,产品种类少。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西安仪表厂与罗斯蒙特公司签订1151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的技术转让合同,这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引进的第一个重要产品技术转让合同。对于变送器行业乃至整个仪器仪表行业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国内变送器市场的竞争
自从西安仪表厂引进罗斯蒙特公司1151压力(差压)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后,开创了国外高性能变送器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先例,随后日本富士公司FC系列变送器、日本日立公司EDR/EPR系列变送器也在兰炼仪表厂、大连仪表厂引进生产。
而随着国外仪器仪表公司变送器产品的大量涌入,国内生产厂和用户都逐步熟悉了包括美国罗斯蒙特、美国霍尼韦尔、日本横河、德国E+H、美国??怂共?、日本富士、日本日立、美国摩尔工业、美国Smar等公司生产的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四川仪表总厂与横河公司合资成立重庆横河川仪公司,生产EJA系列压力变送器,同时通过川仪总厂及横河公司在华的销售网络大力推销,年销售额快速增长,2007年变送器产品市场订货量达8万台,其风头远远超过罗斯蒙特公司的变送器类产品。ABB公司1999年推出MV2000T智能压力变送器后,也采用了与罗斯蒙特公司、横河公司几乎相同的方式,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上海威尔泰公司,合资建立生产线,并取得了年销售数万台的业绩。日本富士公司也与浙江中控自动化仪表公司合作生产CXT压力变送器。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变送器的销售量大幅增长,除了引进技术或合资生产这种方式外,西门子、德国E+H、ABB均已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独资变送器生产线。由此可见,在中国变送器市场上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在“用市场换技术”的引进潮流中,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有品牌除了在低端产品市场上挣扎以外,老的国有企业几乎全线崩溃。就在此时,以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一些厂家悄无声息地出现并发展壮大,给几乎令人绝望的中国压力变送器行业带来一线生机。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390357.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